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基本情况简介
一、综合概况:汉沽管理区地处渤海之滨、京津冀腹地,是唐山市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10万亩(其中国有土地5万亩),常住人口5万。
汉沽管理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唐山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打造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实施好协同发展深化、招商引资突破、营商环境优化、项目建设攻坚、产业发展升级、城镇品质提档、和美乡村振兴、环境污染防治、社会民生改善、平安稳定护航十项行动,为唐山市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在奋力谱写中国是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生动实践中作出汉沽贡献。
二、行政区划:汉沽管理区现辖汉丰镇(辖18个行政村)、农垦公司(辖12个生产队)、振兴街道办事处(辖7个社区居委会)。
三、自然地理:汉沽管理区内5万亩国有土地方正平坦,利于成片开发。地处“三河交汇”(蓟运河、津唐运河、还乡河)之地,水资源丰富。无重污染企业,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60天以上,PM2.5浓度常年保持54微克以下。地热资源丰富,燃气、供电具备天津和唐山双向来源,生产生活条件便利。
四、历史沿革:汉沽管理区由农垦企业转制而来,1951年初,农业部组建国营汉沽机械农场筹备处,11月,农业部建国营汉沽机械农场,直属农业部。场址位于天津汉沽镇西北部。1960年,汉沽机械农场与宁河县农场合并为河北省国营汉沽农场。2003年10月,河北省将汉沽农场移交唐山市管辖,成立唐山市汉沽管理区至今。2014年11月,获批成立河北唐山汉沽经济开发区。现有管理架构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
五、交通运输:汉沽管理区与天津市仅一路之隔,有面积11平方公里的临津产业园嵌入天津滨海新区之中,整体与天津接壤。距北京120公里、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00公里、距滨海高铁站15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天津港、曹妃甸港、唐山站、唐山三女河机场30-50公里,均有高速连接,可谓“半小时上天下海,1小时进京入卫”。区域内交通网路密集,京哈铁路、津秦客专、唐津高速、112高速、205国道等多条干道连通区域内外。周边10公里范围内有4个火车站点,3个高速路口,不论是人员往来还是货物运输都十分便利快捷。
六、国民经济: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4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占比为10.6:43.3:4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亿元,增长4.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0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亿元,增长7.6%;进出口总额完成5.43亿元,增长16.85%;实际利用外资2516万美元,增长5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亿元,增长8.9%。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9亿元,增长0.1%;三次产业占比为6.7:44.7:4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亿元,增长5.8%。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2亿元,增长11.8%;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4%,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5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8亿元;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2.58亿元,下降33%;实际利用外资129万美元。
七、县域特色产业:汉沽管理区绿色家具产业园区于2016年正式开工建设,当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同年,由北京经信委授予“京津冀家具产业示范园”称号。几年来,汉沽区绿色家具产业以“节能环保、绿色生态”为宗旨,以打造“京津冀产业承接区、综合改革示范区、创新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充分依托“行业协会+专业团队+当地政府”的模式,通过产业整合、技术升级、信息化管理、创新孵化等方式建立新生态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现代化智能绿色家居产业。目前,集群产业逐渐向文化创意、工业旅游、教育科研等诸多领域拓展延伸,既提高家具产品的附加值,又以“众创空间”为载体,为创业者在智能家具、定制家具、产业整合、销售终端、产业孵化、产业联动等方面提供创新、创业空间,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体量最大、工艺先进、产品种类齐全的全产业链家具生产基地和健康家具小镇。2023年,汉沽家具产业集群被正式纳入省考核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现集群共有生产及配套企业75家,从业人员2500余人,其中,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2023年家具制造全行业产业交易额达到72亿元,营收规模超过30亿元,实缴税金24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