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我区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认真总结2022年工作,深入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对2023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即日起,区电视台将对管区2023年工作会议报告进行解读,帮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了解过去的一年我们都干了什么,2023年我们需要怎么干,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重点聚焦八个方面工作,为奋力打造更多更好中国式现代化汉沽场景做贡献。今天刊出第六期。 2023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的新部署、新要求为指引,围绕市委“12345”总体工作布局,牢固树立创优发展环境、抓招商上项目的主责主业意识,重点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协同改革、更新改造、全面振兴、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安全稳定八个方面,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汉沽开放、发展、创新、城镇、乡村、生态、幸福、和谐八个场景,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今天我们对第七、八两个场景进行解读: (七) 聚焦民生保障,打造汉沽幸福场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好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是扎实做好惠民实事。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承接好省市民心工程,并着力实施好临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道路改造、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临津产业园既有小区供暖改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服务、基层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智慧交管工程、高中部建设10项区级民心工程,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二是提升稳岗就业水平。持续将就业作为“首稳”任务,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促进各类劳动者尽快实现就业创业。加强人才强区战略,依托“凤凰英才”政策4.0,并叠加区级优惠政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硬件水平。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双减”及课后服务工程,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四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立足实际,围绕做好疫情防控平稳有序的阶段转换,持续加强基层诊疗能力建设,打造管区“15分钟医疗圈”,重点是提升汉丰镇卫生院接诊能力,继续扩招医务专业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增加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扩大常用药品储备。同时,加快推进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建设工作,推进建立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卫生院、管区医院与市级医院、天津宁河区和滨海新区医院转诊就医的衔接机制,依托优质医疗资源更好服务群众。五是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强“一老一小”关心服务,大力实施全区适老化改造工程。持续扩大社保参保范围,健全基本养老制度,完善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统筹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工作。六是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律师加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助力法治汉沽建设。七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注重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优势,建好用好文联组织、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广泛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强群众体质,培树文明风尚。 (八) 聚焦安全稳定,打造汉沽和谐场景。 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入贯彻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从严从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要求,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持续盯紧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乡燃气、人员密集场所、校园安全、有限空间作业、特种设备、自建房安全和食药品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继续加强监管执法,强化安全生产考核,督办安全任务落实,追究安全事故责任,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健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大力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落实到位。二是抓好社会维稳工作。严格落实“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扎实做好社会面巡控、网格化治安防范等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狠抓警力嵌入网格,聚焦重点点位,细分时间段、风险点、责任人,精准投放警力,配齐警用装备,用好信息平台,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总体效能。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刑事解教、吸毒等重点人员的服务管理,健全完善管控措施,确保不发生漏管失控事件。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向黄赌毒、电网诈、盗抢骗、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以高压严打之势压住社会治安阵脚,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三是加强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法治创建活动,加强依法治区专项督察考核,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适时开展涉民生领域、营商环境等执法监督检查,提升依法治区工作水平。四是动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切实抓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强化重点人群包保联系,主动做好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药品供应、重症治疗、日常健康服务。广泛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全社会卫生健康自护意识。